文字报道

先生侯伯宇:一场震颤心灵的报告(上)

        ■假如仅用两句最精简的话语概括侯伯宇的一生,一句是中国的骄傲,一句是最后的礼物。假如允许适当扩充,那就是:他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他在痛失独子独孙后,把一项世界级的科研发现当做上天给他最后的礼物。但这两句远不足以概括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他们的背影,我们这个民族的正面。”这句话出自中信出版社2012年8月《先生》一书。侯伯宇生前是教授,被称为老师,在他身后被更多的人尊称为“先生”。

        ■2012年3月、9月,本报记者作为本次报告团撰稿人之一,全场参与此次报告会。今天上午,侯伯宇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报记者发回独家报道,这是一场有关先生侯伯宇的追忆,一场震颤心灵的报告。 9月11日,西安,一直在大雨中。当晚8时40分,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明纲一行三人乘坐国航 CA1236 次航班从西安飞往北京,为最终确定为9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侯伯宇先进事迹报告会与主办单位中宣部、教育部做前期沟通工作。陕西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干部高宝荣事后从当日中国教育报的长篇通讯报道中发现,9月11日是侯伯宇教授的生日。

非常的报告

        “我二十余年新闻从业生涯中心灵深处触动的事并不多,但是这次我流泪了。在我完成初稿当夜,我让我爱人读给我听,结果我们两口子都泣不成声……”9月10日,中省媒体集中刊发报道,这也注定了追忆侯伯宇成为中国第28个教师节的重要内容。其中,新华社、科技日报,因为篇幅较长,9月9日、9月10日分为上下篇刊发,中国青年报在9月10日当天刊发两篇报道,中央电视台教师节当晚的新闻联播时代先锋、焦点访谈分别播出侯伯宇专题《科研让生命变得有意义》、《为了中国的骄傲》。省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柯昌万说:此次中省媒体选择在教师节之际的报道,都超出常规报道的篇幅,足以证明侯老师的科研精神和学术风范感人至深。

        科教日报记者史俊斌在报道刊发当日发给田明纲的短信中说:“侯教授的事迹太感人了!我二十余年新闻从业生涯中心灵深处触动的事并不多,但是这次我流泪了。在我完成初稿当夜,我让我爱人读给我听,结果我们两口子都泣不成声……”

       如果说中省媒体报道是一次超常的报道,那么进入人民大会堂的报告会则是一次非常的报告。9月12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前往西北大学,看望优秀教师代表,并与即将赴人民大会堂进行侯伯宇先进事迹宣讲的报告团成员们座谈,景俊海指出,侯伯宇教授是学术界受人敬仰的物理学家,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高级知识分子,是我省西北大学学术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科学大师。听说报告团成员有两位教授、一位副教授,其中两位都是侯伯宇先生的弟子,景部长说,“教授讲教授,一定要讲好”,“让更多的人受到侯伯宇教授精神的感染和影响。”

        侯伯宇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包括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映方,物理系教授杨战营、物理研究所副教授朱海燕、陕西日报记者赵岩、侯伯宇教授弟弟侯伯文,9月12日下午,侯伯文从香港飞赴北京,报告团其他成员离陕。报告团团长李映方说:“说起侯伯宇教授,我们每个西大人其实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怎么说好,那就要看我们在报告会上的表现了。”

最初的试讲

        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人生就认得两个字“奉献”,即使明知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成果造福人类的那一天,也要为祖国奉献自己全部人生。我的二哥,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国人。9月14日上午9点,刚到北京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伟、宣教处处长安平顾不上路途劳顿,立即安排报告团成员试讲,因为没有联系到会议室,刘伟说在客房就可以,又因为客房空间无法容纳十几个人,安平说把床搬到另一间房子就可以,这边还在联系服务员,安平直接说:我们自己来。9点30分试讲开始,因为稿件按照口语化表述改动较多,报告团成员几乎是在匆忙间念稿的,但是丝毫没有减弱感动的成分。

        第一个试讲的是西大党委副书记李映方,但是提到侯伯宇教授病重期间,他去看望侯教授时,床头依旧放着一厚摞学生论文,他依然不能自持,提到对侯老师的学术印象时,同样是物理专业出身的李书记竟然情不自禁地使用了诗意化的语言,这些都是真实的,大家也都被感动了,但是基于学校领导身份的考虑,大家还是觉得修改为好。

        最后一个试讲的是侯伯宇教授的弟弟侯伯文。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侯伯文站到大家面前,深鞠一躬后,刚刚一句,侯伯宇是我的二哥,就已经泣不成声,侯伯文根本不用看讲稿,略带港台口音说:有一次,我问二哥:你研究的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够带来经济效应?二哥顺口答道:“大约200年后吧”。现在仔细想想,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人生,就认得两个字“奉献”,即使明知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成果造福人类的那一天,可是,还在把自己的心血为祖国200年后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人生。我的二哥,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国人。 这是一次几乎是在原始状态之下的最真实状态的试讲,在场所有人都流下泪水,西大宣传部工作人员李琛数次给大家发送纸巾,试讲结束时,刘伟鼓励大家说,非常感谢大家,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还是要控制,感动不仅在自己,还在于大家。9月14日下午,中宣部、教育部试听报告,振奋之情溢于言表。报告成员指导老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鲁景超说:侯教授的事迹感人至深缘于生命本身的厚重。

永远的导师

        “我不允许一个学生在我这个地方辍学,我可以资助你读完学位,如果我一个人不行的话,我可以让其他老师一块供你,直到毕业。”

        西北大学物理系和现代物理研究所其实不一样,物理系侧重教学,物理所侧重科研,杨战营和朱海燕同为侯伯宇的学生,但是杨战营是朱海燕的老师,所以在朱海燕报告稿中才有了一句很绕的话:我怎么也没想到,侯伯宇教授作为“我老师的老师”,有一天会成为我的老师。

        杨战营和朱海燕报告题目分别为《永远的导师》和《做一个侯老师那样的人》,按照设想,杨侧重治学风范,朱侧重人格魅力,但对两位学生来说,这种划分备受纠结,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的侯伯宇教授,治学风范和人格魅力几乎是不可分割的。

        因为报告会的时间限制,许多细节不得不删除,但是这些细节往往被他们在私下反复提及。

        杨战营在上研究生时,母亲生病住院花光家里所有积蓄,杨一筹莫展,甚至打算放弃学业打工挣钱,导师侯伯宇知道后告诉杨战营:“我不允许一个学生在我这个地方辍学,我可以资助你读完学位,如果我一个人不行的话,我可以让其他老师一块供你,直到毕业。”

        朱海燕至今记得初到物理所的那年夏天,自己穿着一双高跟鞋咯噔咯噔走进教学楼,侯老师见到她,只是看一眼她脚下的鞋子,她就立即知道怎么回事了。当她走进一间办公室,听到的则是:八百米外都听到你的声音了。朱海燕由此感慨侯老师一言一行都给人以无形的教诲。

迟来的报道

        “他把自己奉献给了科学,他把苦难历练成了传奇;他连自己的儿孙都没能留下,但他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可宝贵的遗产——那就是,他的学术,他的学生,他的不死的精神!”

        《陕西日报》在侯伯宇去世后,最早发出了长篇通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并配发言论《侯伯宇:生命因信仰而绽放辉煌》,早于中省媒体集中报道将近一年时间。该篇报道题记中直言:当侯伯宇教授离开人间,才来报道他勇攀科学高峰,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精神和事迹,我们甚至汗颜!

        赵岩便是参与此次报道的记者之一。赵岩的报告非同凡响,来自于记者角色的敏锐和激情,如她所说:“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我报道的主体人物已经不在人世,也因此,让我走近了更多的采访对象,感受到了太多人对侯伯宇先生发自内心的推崇。”“我由此开始了我记者生涯中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一场深刻的灵魂对话。”

        赵岩采访历时三个多月,她说她一遍遍记录着侯伯宇先生不平凡的人生轨迹,时而激荡,时而深思:是什么让他成为所有人公认的“视学术为生命”的真正学者?是什么让他成为几代学生心目中爱戴景仰的导师?

        赵岩采访到学生杨文力,刚考上研究生时找侯老师推荐出国,被一口回绝了。毕业时杨文力在自己的邮箱中发现了署名侯伯宇的信件:“如果你要申请到国外这家科研机构,需要我写推荐信的话,我非常愿意。”杨文力后来才得知,导师开始拒绝推荐,是因为他们还没学到东西,给了机会也会流失。

        赵岩采访校党委书记乔学光,侯先生癌症手术后,乔书记去看他,侯先生语气很重地说:“我要挺住!我不能倒!我一定要挺住!我倒不了!再有两三年就有重大结果出来了。”

        赵岩说:报告稿的撰写一切源于采访,每句话都源于最直接的话语。

上一条:先生侯伯宇:一场震颤心灵的报告(下) 下一条:陕西日报: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超越——侯伯宇先进事迹人民大会堂首场报告会侧记